中国石灰网 - 石灰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国际新闻 | 国内新闻 | 企业动态 | 行业动态 | 应用资讯 | 政策动态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国内新闻 > 探秘闽东古代科技文明之石灰窑:留得清白在人间
7.biz | 商业搜索

探秘闽东古代科技文明之石灰窑:留得清白在人间

信息来源:chinalime.com   时间: 2012-09-25  浏览次数:544

    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粉骨碎身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”这是明代杰出军事家、著名诗人于谦写下的流传至今的《石灰吟》。这首诗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,同时也形象地展现了我国古代生产石灰的场景。在古时候的闽东,石灰是一种大量使用在建筑、造船、医学上的化学品,至今仍有利用海蛎壳烧制石灰的窑炉在生产,承载着一段远去的时光――
    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,它的制造方法是用石灰石、贝壳等碳酸钙含量高的原料,经900~1100摄氏度高温燔烧而成。石灰也是人类最早应用的建筑材料之一,由于它强烈的吸湿性,大量地应用在建筑物表面、墙体等,起隔水防潮作用,许多著名的古代建筑上都有它白皙的身影;而它同时具有强碱性,有较强的灭杀病毒和虫害作用,因而也在医学上和农业上用作消毒剂。
    A 古蕉城石灰业兴盛
    据旧《宁德县志》载,唐朝开成年间(公元836年~公元840年),从福宁府长溪县宁川与古田县东北各划出一部分置感德场,五代时唐长兴四年感德场(公元933年)升为宁德县。行政区划的升级,城区大规模的兴建使建筑用石灰需求剧增,于是燔烧石灰的产业相应兴办起来。
    与内陆地区石灰业的原料是从深山中开挖的石灰岩有所区别是,地处沿海的宁德,拥有大量获取方式更为便捷、成本更低廉的贝壳,其中主要是海蛎壳,它的成分与石灰岩同为碳酸钙,因此在古宁德蕉城烧制出来的石灰又称为壳灰。
    在古蕉城南门外(今市区南环路一带),有一块靠近海滩的平地,为蕉城马氏族人的产业,故名“马厝坪”。马厝坪与内海相连,城东的三元桥溪与南门蝉辉桥溪在此汇合,流入东湖,交通便利。从南郊古溪出产的灰壳(多为牡蛎壳、蛤壳),牡蛎(蛤)壳采收后,用小船运至马厝坪“壳埕下”,经过加工煅烧,成为生壳灰、熟壳灰等不同品类的石灰,是修造房屋庙宇的主要原料,也是农村稻田的肥料。每日运壳船只来往穿梭,马厝坪的石灰窑炉火焰腾空,燔烧制出成堆雪白的石灰,运进灰壳原料与运出成品石灰的官民车船往来相接,在新兴县城里,这一幕十分热闹壮观。
    B 女窖工说制灰工序
    如今,市区南环路,高楼大厦鳞次栉比,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,数百年前的石灰窑早已消逝于时空的流转变迁之中。然而距此20余公里之外的蕉城区飞鸾镇碗窑村附近,仍有几处已关停的石灰窑旧址,上世纪的90年代,这些窑炉仍在生产。
    年届5旬的碗窑村村妇蔡丽花年轻时,曾经在石灰窑干过运料工。她告诉记者,这一带村民祖上基本上都来自闽南地区,村民们现在还能操一口熟练的闽南语。“那些石灰窑都是开在山坡旁的,找一个土坡挖进去十来米深,六七米宽,用砖头或者块石砌一个炉,上面做堆料池,再盖一个防雨棚,一个石灰窑就建好了,有的做得好一点的和做碗的瓷窖差不多。”蔡丽花指着屋后山坡百余米处的旧窖址介绍着,“拿料一般都是在大潮后,海边收完海蛎,剩下来的海蛎壳,等晒得比较干的再挑回来烧。”据她描述,烧制海蛎壳石灰的燃料最早用木炭,后来也开始用散煤。海蛎壳和煤炭装入石灰窑,先烧热大概半小时后,再加一次煤,再燔烧将近1小时后,可以看到炉膛中的海蛎壳已经基本灰化,经冷却后,卸出窑外,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粗灰倒上灰筛,筛去残壳渣,便得到洁白如雪,细腻如面粉的成品石灰
    由于这种传统的露天式石灰窖,工艺原始粗放、耗能高、投入产出比率低,往往上百斤的海蛎壳、消耗大量煤炭才能烧制五十斤左右的石灰。更严重的是在生产过程中,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,对生产人员的人身健康也造成严重损害。蔡丽花的丈夫几年前因肺癌去世,双手已经像砂纸一样粗糙,布满了被石灰粉尘腐蚀的伤痕,噪音也是沙哑的,不时停下来咳喘几声。如今这些石灰窑已经先后关停,不少窑基在山洪冲击下塌毁,已面目全非,甚至长起了荒草,只有残留在附近房屋的斑斑驳驳石灰渣,证明着这里曾有过的“清白”世界。
    C 史籍还原石灰应用
    关于这些石灰窑的记载,史志上不甚明了。记者参阅有关资料了解到,不同的石灰窑窑形有不同的预热、煅烧、冷却和卸灰方式,但有几点工艺原则是相同的:原料质量高,石灰质量好;燃料热值高,数量消耗少;石灰石粒度和煅烧时间成正比;生石灰活性度和煅烧时间,煅烧温度成反比。
    传统的石灰窖结构上是一种立式窑,生产存在很多缺点,如窑的利用系数低,仅在50%上下,耗能高,每生产1吨石灰用煤量在160公斤以上;由于普通窑炉绝大多数为上部开口或半开口结构,所以很难进行除尘,环境污染严重;加料和出灰几乎全靠人工直接操作,劳动强度大,严重损害了操作工的身体健康;质量不稳定,生、过烧、结瘤一般在30%以上,而且不能及时控制。
    明代宋应星所著《天工开物》中记载,石灰在建筑中的应用,“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砂,黄土二分,用糯米、羊桃藤汁和匀,经筑坚固,永不隳坏,名曰三合土”;在石桥建筑史中记载,用糯米和牛血拌“三合土”砌筑石桥,凝固后与花岗石一样坚固。糯米汁拌“三合土”的建筑物非常坚硬,还有韧性,用铁镐刨时会迸发出火星,有的甚至要用火药才能炸开;古时在修筑城墙中,以条石为基,上筑夯土,外砌巨砖,用石灰作胶凝材料,在重要部位则用石灰加糯米汁灌浆,城垣上部用桐油和土拌和结顶,非常坚固,常用于修补假山石。至今在古建筑修缮中,仍在沿用将桐油或糯米汁拌和明矾与石灰制成的胶凝材料的作法,其粘结性极高,有的强度甚至超过了现代水泥砂浆配制而成的混凝土。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石灰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